近年来,新城区始终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,坚持以需求为导向,以标准为基础,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、内容标准化、流程规范化、平台多元化、服务一体化的新城区政务公开“五化”运行模式。构建3级联动,5大标准,9张清单的“359”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体系,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,切实推动法治政府、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,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强化组织保障,完善政务公开制度
成立了由政府区长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推进、指导和监督全区政务公开工作。建立区政府、各部门和镇(街道)、各村(社区)三级协同联动工作运转模式,强化日常监督,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实绩考核。围绕决策、执行、管理、服务、结果公开的原则,将“五公开”纳入公文办理及会议办理程序,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相关工作机制,规范政府信息公开、依申请公开等管理办法。加强政务公开培训力度,不断增强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。
二、把握工作重点,科学架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
2017年5月,新城区被确定为全国100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区之一,作为呼和浩特市唯一试点区——新城区积极拓展政府信息公开领域,创新政务公开方式。一是积极拓展公开范围。在国家规定的9个领域基础上,将全国试点工作其余16个领域(包括就业创业、社会救助、社会保险、义务教育等)全部列入试点范围,围绕25个重点领域内容全面铺开。二是分类细化,形成九张标准清单。经过全面梳理,精准细化,形成了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重点领域公开事项清单等,包含6302个事项共9张标准化目录清单。同时,对25个试点领域涉及的公开事项进行全面梳理,形成重点领域公开事项清单25类337项,所有清单均由区门户网站统一向社会公开。三是专业指引,构建五套标准体系。邀请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参与,编制《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》,《政务公开管理标准分体系》,《政务公开内容标准分体系》,《政务公开流程标准分体系》,《政务公开方式标准分体系》,共包含214个标准,其中有38个国家标准,13个地方标准及163个企业标准。并将9张清单,5套标准体系作为业务工作开展及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的依据。四是完成印制标准化权责清单25册、政务公开标准体系7册、试点领域政务公开目录2册、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3册、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指南1册,共计38册政务公开标准材料。2018年9月,自治区对“试点”工作评估验收,新城区排名第二。
三、加强政策解读,积极回应社会关切
建立政策解读机制,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,对本级出台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及政策采用图片、图表、图解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进行解读。加强网上舆情引导,对经济社会民生热点问题通过媒体、网站等平台及时回应,邀请处级领导在呼市电台录制在线访谈节目,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,对全区重大事件及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,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。
四、拓宽渠道,建好政务公开第一平台
2008年网站开通以来,新城区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信息11万余条。2018年,新城区投资400余万元,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平台及政府门户网站。改版后的政府门户网站全面融入微博、微信、手机APP等新媒体形式,加入智能问答、无障碍浏览等功能,设置“便民服务”等特色栏目,将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,实现政务服务高效便捷,截至目前总浏览量已达692万人次。同时,蒙文网站正式上线运行,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获取政务信息。定期印发新城区政府公报,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步发行,方便群众查阅所需信息。
五、优化服务质量,扎实推进政务公开纵深发展
新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总面积3200平方米,设置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窗口65个,工作人员124人,可办理事项119项,已成为集公开、查询、办事、互动于一体的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大厅。
新城区立足群众需求,从涉及群众利益、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域进行探索创新。在社会救助领域,实现无纸化办公,将工作调度、文件发送、动态管理等内容全部在无纸化办公平台进行,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。开发手机APP客户端,开通便民服务功能,真正做到让“数据”代替跑腿。市场监管领域,搭建“企业开办一网通”平台,从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向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转变,实现了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全程网上办;建立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站,创新三大服务系统,指导和服务小微企业创新发展。
下一步,新城区将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深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,加大政务公开力度,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,规范政务服务内容,总结经验、不断创新,以更加昂扬向上的斗志,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,扎实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,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主办单位: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
地 址:呼和浩特市新城北街青城巷1号
备案号:蒙 ICP备 18002681号 邮政编码:010015
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